配伍,就是按照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,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。
从中草药的发展来看,在医药萌芽时期,治疗疾病一般都是采用单味药的。之后,由于药物的发现日益增多,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化,因此对于病情较重或者比较复杂的病症,用药也由简到繁,出现了多种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。在由单味药发展到多种药配合应用,以及进一步将药物组成方剂的漫长的过程中,人们通过大量的实践,掌握了丰富的配伍经验。古人将之总结归纳为七种情况,即药性“七情”:单行、相须、相使、相、相杀、相恶、相反。
芳香中药作为中药的一大类,在配伍中亦遵循“七情”,并主要体现在单行、相须、相使、相畏上。
一、单行
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疾病。例如用一味佩兰治疗脾瘅,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帝曰:有病口甘者,病名为何?何以得之?岐伯曰:此五气之溢也,名曰脾瘅。夫五味入口,藏于胃,脾为之行其精气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。治之以兰,除陈气也。”
二、相须
就是功用相类似的药物,配合应用后可以起到协同作用,加强药物的疗效,如白芷芳香通窍,善祛风止痛。川芎辛温香燥,走而不守,既能行散,上行可达颠顶;又入血分,下行可达血海。二者合为都梁丸,祛风散寒,活血通络。用于风寒之邪引起的鼻塞不通,偏正头痛,或伴寒热。
三、相使
就是用一种药物作为主药,配合其他药物来提高主药的功效。如葛根芩连汤中葛根,以治疗里热兼有表证。地黄饮子中起宣窍作用的石菖蒲、远志。
四、相畏
就是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其他有害作用能被另一种药抑制或消除。如补中益气汤中配伍能行、能散的陈皮,小柴胡汤中之生姜、半夏以防止味甘之品壅中碍胃之嫌。
此外,芳香中药在配伍中还可起到引药直达病所的作用。如普济消毒饮中味辛之升麻、柴胡、桔梗,引诸药上达头面以发散壅于头面的风热。
从应用单味药,到多种药物配伍,这是医药史上的发展,可以对表里同病、寒热夹杂、虚中夹实等病情复杂的病症给予全面照顾;对毒性药物可以使毒性消除或减弱,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。在用药时,有的固然需要多种药物配伍治疗,有的单味药也能起到良好疗效。为了减轻患者负担,同时节约药材,如用单味药能够治疗的,就不一定要用许多药物来治。例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,马齿苋治疗痢疾、苦楝子根皮驱除蛔虫,仙鹤草芽驱除绦虫,天胡荽治疗红眼病,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单方,符合简便廉验的要求,很值得推广应用。